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04-06 09:41
来源:本站
小拉毛,一个藏区普普通通的牧家女孩,本该是豆蔻年华、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罹患终末期泡型肝包虫病而命悬一线,就在生命即将进入了倒计时刻,一场由慈善组织协同医疗机构的爱心救助,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什么是“医者仁心”。
一年前,中华慈善总会和青海省慈善总会联合组织北京、新疆的医疗机构来青海果洛、玉树州等地开展“藏区千名包虫病患者救助”项目,筛查期间,发现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通过B超检查,患者体内的包虫体已寄生并侵蚀了她一半左右的肝脏。了解得知,小拉毛在9岁时就已发现患有肝包虫病,家人带着她曾多次赴内地医院治疗,但均表示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大,除了换肝别无他法,巨额的换肝费用让小拉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望而生畏,只能以药物在家保守治疗,延续生命。当筛查队看到虽不会用汉语表达但眼神里却充满着求生欲的小拉毛,随即决定一定要想方设法挽救这个孩子。筛查任务结束后,中华慈善总会和青海省慈善总会一直未放弃小拉毛,多次与北京、新疆等地的医疗机构沟通,寻找解决方案。
“守得云开见月明”在近一年多的焦心且漫长的等待后,好消息终于传来,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彭心宇教授专家团队反复研讨,查阅资料,最终表示决定探索禁区,为小拉毛进行手术治疗,切除侵蚀肝脏部位,最大程度保留原生肝脏。
1月16日,青海省慈善总会派员护送小拉毛前往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住院救治。经入院检查评估,小拉毛病情更加严重,一年时间包虫体已侵犯到患者肝部80%的面积,部分血管、胆管等已被虫体侵润,手术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不手术,小拉毛最多只有3个月的生命期限,手术,很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当再次看到小拉毛渴望重获生命的眼神,瞬间激起了彭心宇教授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大胆决定对小拉毛手术治疗。1月21日,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小拉毛被推进了手术室,彭心宇教授带领团队全员上阵,经过长达8个小时的手术后,为小拉毛成功实施了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切除术,所有病灶全部清除,小拉毛又一次重获新生。
通过两个月的康复期,如今的小拉毛已经恢复的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快乐!重新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和同学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在回访电话里,小拉毛用刚刚学到的汉语说“感谢慈善总会和医院的叔叔阿姨们,我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和关爱我的亲人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蝴蝶梦-面部纤维瘤患者扎西才措的破茧重生以及重度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马占强和包虫病患者小拉毛的术后新生……这些年青海省慈善总会救助了很多像这样的孩子,既挽救了生命又解决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真正做到了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